
交通事故衍生之賠償爭議,若未能妥善處理,可能導致民事訴訟或刑事責任風險。車禍調解作為法定前置程序,不僅能避免冗長訴訟,更可透過專業法律策略確保協議效力。
本文由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刑事律師團隊,以實務經驗解析調解程序、常見爭議與律師關鍵介入時機,協助當事人掌握法律優勢。
一、車禍調解與和解之法律效力解析
1. 車禍和解(私法和解)
定義:雙方當事人自行協議賠償條件,無須經公權力介入。
風險:
協議無強制執行力,若一方反悔須另提民事訴訟。
常見漏洞:未明確記載賠償項目、分期給付違約條款、拋棄刑事告訴權爭議。
2. 車禍調解(法定調解)
法律依據:依《鄉鎮市調解條例》或《民事訴訟法》進行,具備下列效力:
執行力:經法院核定之調解書等同確定判決。
拘束力:調解成立後不得再行起訴(一事不再理原則)。
刑事豁免:若調解書載明「拋棄告訴權」,將阻卻刑事追訴。
二、車禍調解申請程序與法律要件
1. 調解管轄與申請方式
管轄機關:事故發生地之鄉鎮市區公所調解委員會,或法院調解庭。
申請主體:
雙方合意申請:需共同填具調解申請書(可線上申請)。
單方聲請:向法院提民事訴訟前,得依《民事訴訟法》聲請調解。
強制調解:涉及過失傷害(《刑法》第284條)案件,法院於起訴後依職權移付調解。
2. 調解流程圖解
階段 | 程序內容 | 法律依據 |
1. 申請 | 提交申請書、事故資料、初步鑑定報告 | 《鄉鎮市調解條例》第10條 |
2. 審查 | 確認管轄權、請求權基礎、爭議可調解性 | 《民事訴訟法》 |
3. 會議 | 調解委員主持,釐清責任歸屬與賠償範圍 | |
4. 核定 | 調解成立後10日內將調解書及卷證送請移付法院審核。 | 《鄉鎮市調解條例》第26條 |
三、調解實務常見法律誤區與風險控管
▶ 誤區1:輕忽「調解書記載事項」之法律效果
錯誤認知:僅概括記載總賠償金額,未逐項列明醫療費、勞動力減損、精神慰撫金等細目。
律師建議:應明確區分「財產損害」與「非財產損害」,避免未來主張《民法》第218條「損益相抵」時遭扣減。
▶ 誤區2:未保留「刑事告訴權」之協商空間
實務陷阱:調解書中若記載「拋棄刑事告訴權」,加害人可能據此聲請不起訴處分。
策略解方:律師將協助擬定「附條件拋棄條款」,例如「於賠償金全數給付後始生效力」,保障當事人權益。
▶ 誤區3:誤認「調解不成立」等同協商破局
法律機會:調解過程中之陳述與證據,可作為後續訴訟之攻防基礎。
關鍵行動:律師將同步準備「訴訟保全程序」(如假扣押、證據聲請),強化談判籌碼。
四、律師專業介入之四大關鍵作用
1. 法律風險評估
解析初判表、車禍鑑定報告之法律效力,預判肇責比例與賠償範圍。
舉例:機車騎士未依規定兩段式左轉,可能需負擔70%過失責任。
2. 賠償金額精算
依《民法》相關規定核算下列項目:
財產損害:修車費(須扣除折舊)、代步費、醫療器材費用。
非財產損害:精神慰撫金。
3. 調解戰術擬定
攻防策略:
對加害人:以刑事過失傷害罪追訴壓力促成調解。
對被害人:提出「一揽子賠償方案」避免分期付款風險。
4. 調解後續執行保障
若對方未依調解書履行,律師將直接聲請強制執行(查封薪資、扣押財產)。
五、立即行動:專業法律團隊為您權益把關
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專精車禍案件,提供:
✅ 免費初步法律諮詢:解析個案法律風險與勝訴機率。
✅ 調解陪同比率達92%:近3年協助逾上百件調解成立。
✅ 跨區域服務:台北、桃園事務所同步受理,重大案件專案經理全程追蹤。
👉專辦車禍刑事案件律師團隊: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
車禍、刑事案件請謹慎處理,找專業律師協助十分重要。
利用清晰的邏輯,準確分析每個案情內容,並寫下最合宜的策略。即使案件再困難,謙聖都會盡全力替您解決。
如有任何法律問題
謙聖律師免費諮詢 立即私訊📬
IG:chien.sheng_
FB: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
☎️電話預約諮詢:
(03)315-0034
謙聖|台北所:
🏠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64號6樓
謙聖|桃園所:
🏠桃園市桃園區新埔六街95號17樓
標籤
Comentario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