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「只是幫網友轉個錢,怎麼突然變詐欺犯?」謙聖律師事務所成功幫當事人爭取「不起訴」,解析網路交友詐騙手法,教你如何避免成為警示帳戶受害者!24小時法律諮詢,立即救援!
遇到IG交友詐騙,結果帳戶被凍結!—— 真實案例分享
「律師,我真的只是幫忙轉錢而已,怎麼會變成詐騙共犯?」這是許多受害者在警局做完筆錄後,發現碰上IG交友詐騙最常崩潰大喊的一句話。
今天要分享的案例,是一位年輕人在IG上認識了一位自稱「外國工程師」的網友,兩人聊得火熱,甚至發展成「網路戀情」。某天,對方突然說:「我在台灣的朋友要還我錢,但我沒有台灣帳戶,可以幫我收一下嗎?」
當事人心想:「反正只是幫忙轉個錢,應該沒什麼吧?」於是答應了,並按照指示:
1️⃣ 提供自己的銀行帳戶收款
2️⃣ 把錢轉成虛擬貨幣(USDT)
3️⃣ 匯到對方指定的錢包
沒想到,幾天後他的帳戶突然被凍結,還收到警局通知:「你涉嫌三人以上詐欺、洗錢,請到案說明!」
💡 關鍵問題:為什麼「幫忙轉錢」會變成詐欺共犯?
根據《刑法》第339-4條「加重詐欺罪」,只要符合以下條件,刑責就會加重(最重可判7年):
✔ 三人以上共同詐騙(車手、收水手常見)
✔ 透過網路、交友軟體行騙(IG、FB、Dcard等)
✔ 假冒身分(假裝外國人、投資專家等)
✔ 利用人頭帳戶洗錢
⚠️ 重點來了!即使你「沒有詐騙意圖」,但只要你的帳戶被用來收受詐騙款項,就可能被列為「共犯」或「人頭戶」,輕則帳戶被凍結,重則面臨刑事責任!
律師,我該怎麼辦?—— 謙聖律師的救援4步驟
當事人發現自己被告後,緊急聯繫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,律師團隊立即展開「法律攻防戰」:
STEP 1|釐清事實:你是「被騙」還是「共犯」?
律師與當事人詳細面談,確認:
✅ 雙方是否有真實交友互動?(聊天紀錄、通話記錄)
✅ 當事人是否從中獲利?(如果沒拿錢,較可能主張無犯罪故意)
✅ 其他被害人是否也遭遇相同手法?(證明當事人也是受害者)
STEP 2|證據戰:LINE聊天紀錄成關鍵!
律師團隊整理:
🔍 雙方親密對話(證明是真的交友,不是詐騙集團成員)
🔍 轉帳紀錄(證明錢全數轉出,沒有獲利)
🔍 其他被害人的報案資料(比對詐騙手法是否一致)
STEP 3|法律攻防:向檢察官證明「我也是受害者」
律師主張:
📌 當事人並無詐欺故意,純粹是被感情利用
📌 其他被害人的遭遇與當事人經歷高度相似(證明是同一詐騙集團所為)
📌 當事人未獲利,甚至還倒貼手續費
STEP 4|成功爭取「不起訴」!
經過專業辯護,檢察官採納律師意見,認定當事人「無犯罪故意」,最終做出不起訴處分,成功保住清白!
我只是好心幫忙,為什麼會被告?」—— 這些行為超危險!
很多人以為「只是幫朋友轉個錢」沒什麼,但實際上,以下行為都可能讓你變成「詐騙共犯」:
❌ 借帳戶給網友收款(即使對方說是「投資」、「還錢」)
❌ 幫忙轉虛擬貨幣(詐騙集團最愛用USDT、BTC洗錢)
❌ 代領包裹或現金(你可能變成「車手」)
💬 律師真心話:「在網路交友時,只要對方提到『錢』,請立刻提高警覺!真正的朋友不會要你『幫忙轉帳』,真正的愛情也不會讓你進警局!」
遇到詐騙被告怎麼辦?立即採取3行動!
1.停止所有金流往來(不要再轉帳或提供帳戶)
2.保存所有對話紀錄(LINE、IG、FB聊天記錄備份)
3.盡快找專業律師諮詢(越早處理,越有機會爭取不起訴)
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|詐欺案件專業團隊
如果你或家人遇到:
🔴 帳戶突然被凍結
🔴 收到警局通知要做筆錄
🔴 被指控「詐欺」、「洗錢」
⏰ 24小時緊急諮詢,律師親自協助!
📞 (03)315-0034
🌐 全台服務|律師直接溝通|立即救援
別讓誤會毀了你的人生! 立即聯繫謙聖律師,讓我們用專業幫你爭取清白!
Comments